一、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冲击要晚于商品流通领域,但上门服务的用户价值有效跳出了传统的流量思维。
第一代的服务业O2O实现了信息层面的连接,用户获得了服务商或门店的位置、联系方式、价格、和服务质量(通过商家自我展示+点评的初步了解)的信息。平台自身的商业变现,则在线上的连接过程中获取。
现在兴起的上门,则直接进入交易环节,本质是实现服务链条的缩短和利益的再分配。
1.服务链条缩短和注意力的获取:
一方面,改造了很多服务的供应方式和体验场景(来到用户面前),适应懒人经济,同时使缩短后的服务链条得以在互联网公司的体系下运转;
另一方面极其重要的是,从单个用户价值来讲,这也是一种绕开线上流量,对用户注意力的控制:对屏幕/终端/线上入口的争夺之后,回归对线下的实际注意力(用户所在的空间和时间)的争夺,用户在哪我就在哪。试想,让用户在自己的平台上花10分钟挑选餐馆(在餐馆的实际消费过程就基本和平台无关了),和带着自己的平台形象,进入用户的私密空间花2个小时为其烹饪晚餐并交流,究竟哪个对用户的影响力更大,换言之商业价值更大,即使前一种平台最终得到的用户基数可能更大?值得深究。这也……
这篇文章发布很久了,已经被归档请点击阅读更多文章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相关推荐
评论 抢沙发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暂无评论内容